5月13日訊 中超聯賽第11輪戰罷,《體壇周報》特約足球評論員傅亞雨撰文認為,中超聯賽整體質量有提高,還需更多有追求的球隊。
11輪過後,中超今年的格局已基本成形。目前積分榜前兩位的滬上雙雄申花和海港是本季聯賽冠軍最有力的爭奪者,兩隊不僅積分領先,還是唯二不敗的球隊,無論淨勝球、進球數也都是聯賽前二,各項數據反映出他們整體上對其他各隊形成了較為明顯的優勢。當然,五連勝的國安以及身後的蓉城、泰山依舊保持著對領跑者的壓力,第一集團已經形成。
這五支球隊代表著中超的最高技戰術水準,而到目前為止中超賽場上呈現出的多場高水平、高質量的比賽,都由他們製造。這固然跟他們整體實力的領先有關係,但更重要的是這幾支球隊的主帥,都追求更積極主動、更有侵略性、更接軌現代足球的打法。在他們的帶動下,今年中超比賽的整體質量有所提高,特別是比賽節奏的提升肉眼可見,這是相當積極的趨勢。
另一個讓人欣喜的趨勢是,有更多的中遊甚至下遊俱樂部,比如河南,比如兩支升班馬新鵬城和西海岸,都敢於追求更具技術含量、更積極的控球和進攻型的戰術,而不是手机看片网站傳統觀念裏下遊球隊必是防守反擊,中後場靠人員堆積,前場靠黑又硬外援搞反擊的老套路。
短期來說,中超比賽變得更快、更激烈,國足最先受益。在接下來的世預賽中,盡管不能保證國足一定能打出令手机看片网站滿意的好成績,但至少比賽節奏不會再成為球隊或者主帥無法改變的短板。從中長期看,這種變化將對中國足球產生根本性的深遠積極影響。
傅亞雨總結認為,職業聯賽是一國足球的金字塔尖,它對球員素質的要求將直接引領著青訓的發展方向。當各級青訓機構開始錨定中超對球員的更現代化、高質量的要求,才有可能在未來不斷產出符合現代足球要求的新一代本土球員,國家隊成績的提升、中國足球的崛起才真正有可能實現。不光是中超,其實各級職業聯賽都需要有越來越多更有追求的球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