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訊 在大連成為18強賽國足首個主場的承辦城市後,《北京青年報》發文點評了大連申辦成功的原因。
除了足協公告中提到的球隊旅行、氣候條件因素,北青認為,球迷熱情、球市與票房收益前景,同樣是國足主場遴選工作的硬指標之一。中甲聯賽大連(梭魚灣專業球場)賽區無疑是這方麵的佼佼者。例如,前不久大連英博主場對陣雲南玉昆的中甲焦點戰,就吸引到超過4.5萬名觀眾進入梭魚灣球場觀戰。
除了優質的場地條件及接待與服務水準外,大連“中標”還因為其在辦賽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經驗。梭魚灣球場在成為中甲大連英博俱樂部主場前,曾是原中超大連人俱樂部隊主場。該場地從去年開始,先後承接過俱樂部U21聯賽、國足熱身賽、國奧隊奧預賽等多項重要賽事,其辦賽能力獲得業內廣泛認可。
據了解,除了9座申辦中、沙比賽的城市外,另有多座城市申辦了18強賽國足餘下4個主場比賽。如北京市足協、青島市足協就曾向中國足協提交過18強賽國足其他部分主場場次的申辦材料。相當一部分城市還申請了2場或2場以上的場次,如青島就計劃分別申辦10月15日(國足對陣印尼隊)、11月19日(國足對陣日本隊)、明年6月10(國足對陣巴林隊)3場比賽。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國際足聯、亞足聯的要求,世預賽亞洲區賽事從本階段開始將全麵啟用視頻助理裁判(VAR)技術。相對來說,那些已經架設過類似設備的職業聯賽賽區場館,特別是像梭魚灣這樣現代化專業足球場就比較占優。當然,這些客觀因素並不能阻礙像海口、溫州、廈門等城市申辦國足主場比賽的熱情。這一切也預示著,國足18強賽餘下4個主場比賽的申辦競爭將格外激烈。